广东公路交通

访问量:95657

道路工程

  • 不同掺量的粉煤灰和钢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影响研究

    周静雯;田江磊;王海洋;

    采用平板约束试验研究不同掺量的粉煤灰和钢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质量取代率的增加,单位面积的裂缝数、平均开裂面积和单位面积上的总开裂面积逐渐减小,最大裂缝宽度先减小后增大;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最大裂缝宽度、平均开裂面积和单位面积上的总开裂面积逐渐减小,单位面积的裂缝数先增大后减小。当粉煤灰质量取代率为20%,端钩型钢纤维体积掺量为0.6%时,在两者协同作用下,自密实混凝土的开裂等级由基准配合比的Ⅳ级提升到Ⅰ级。合理控制粉煤灰和钢纤维的掺量,可以有效提升自密实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

    2025年03期 v.51;No.198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现有道路雨夜反光标线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思考

    刘霞英;陈凯军;王珍;

    雨夜反光标线作为雨夜交通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在提升驾驶员视觉辨识度和降低事故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概述了雨夜环境下道路反光标线的可视化及光学失效机理,分析了国内外雨夜标线性能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现有雨夜反光标线材料及性能的提升技术,提出了雨夜标线未来研究和发展方向:应聚焦材料创新、结构优化、智能化与标准化方向,以实现雨夜反光标线从被动适应到主动调控的突破,为雨夜交通安全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持。

    2025年03期 v.51;No.198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基于多路径协同作用的沥青路面降噪性能分析

    曾庆成;李柱雄;李平;王宇豪;郜佳琦;

    为研究不同因素对沥青路面的降噪效果,通过传递函数法测试多孔沥青混合料(PAC-10、PAC-13)、橡胶沥青玛蹄脂碎石(AR-SMA-10)和多孔弹性沥青混合料(AR-PAC-10)在11个1/3倍频程频率下的吸声系数,研究了级配类型、空隙率、公称最大粒径、橡胶颗粒掺量对吸声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空隙率、橡胶颗粒掺量和公称最大粒径的增加均会影响材料的吸声系数,且橡胶掺量的增加对不同结构均可以提高吸声性能,AR-PAC-10的吸声性能要优于其他两种混合料。结合多孔、小粒径和弹性的多路径协同降噪优于单一路径或两种路径的降噪方式。

    2025年03期 v.51;No.198 13-1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花岗岩石屑混凝土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胡帅;左立红;蒋雪琴;谭世霖;周启源;

    为推广花岗岩石屑混凝土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依托金琴快线北延线(至珠中边界)工程(二期)项目,采用三种花岗岩石屑制备混凝土,通过试验分析,选取强度和工作性能优良的石屑混凝土在实体工程应用。实践表明,石屑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工作性能,应用石屑混凝土施工的构件质量能满足市政工程设计要求;相对于相同强度等级的河砂混凝土,石屑混凝土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2025年03期 v.51;No.198 18-2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桥梁工程

  • 在役桥梁风险评估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刘仕顺;彭文星;王勇平;陈映贞;

    桥梁使用阶段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多样,准确地识别、分析和评估在役桥梁的风险等级,是制定桥梁风险处治措施,确保其长期使用安全的重要技术前提。系统性地归纳了在役桥梁主要风险类型,将11项主要风险要素分为自然和人为两类风险,构建三层桥梁风险评估体系(目标、准则、指标层)。综合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所造成的损失程度,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在役桥梁风险量化分析及等级评定方法。依托一座在役主跨达160米的连续梁桥,对所构建评估方法体系予以应用和验证。结果表明,该连续梁桥总体风险等级为一般风险,符合桥梁实际风险情况。

    2025年03期 v.51;No.198 23-2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预制混凝土桥梁护栏方案设计与安全性能评价

    彭银辉;胡学成;王中文;张显雄;闫书明;

    鉴于桥梁混凝土护栏普遍采用现浇施工工艺,存在施工周期长、质量不易控制、施工过程易产生噪声和粉尘污染周边环境等问题,结合工程的快速施工需求和规范对桥梁混凝土护栏的规定,通过数据分析、仿真计算进行六(SS)级预制混凝土桥梁护栏方案研究,针对于护栏的安全性能采用车重1.5t车速100km/h的小型客车、车重18t车速80km/h的大型客车、车重33t车速60km/h的大型货车进行实车足尺碰撞试验,评价护栏的安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预制混凝土桥梁护栏的阻挡功能、缓冲功能、导向功能均满足标准要求,防护等级达到六(SS)级。

    2025年03期 v.51;No.198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宽幅钢箱梁在施工过程中的横向变形分析

    付益松;倪卿;

    为对宽幅钢箱梁的横向变形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其在施工过程中对安装标高差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建立局部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对钢箱梁自重、吊机荷载、斜拉索索力等作用下的横向变形进行分析,得到钢箱梁横向下挠量的变化情况。通过ABAQUS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模拟符合实际的施工情况,提出三种横向变形的控制及优化手段。结果表明,将横向变形曲线反号加到横坡设计值中能够有助于提高梁段在中跨侧受力变形后与待架设梁段的匹配精度。同时验证了通过逐级卸载的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吊机的自重及集中力对横坡造成的影响。数据表明,在吊机卸载40%的情况下进行相邻梁段的码板施工能将横坡变形误差控制在1cm以内。

    2025年03期 v.51;No.198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空间Y型钢箱拱桥抗震性能分析

    郑德粮;李贵祥;杨林;赵悦阳;

    以某跨径为19.5+220+19.5m,主跨为中承式空间Y型钢箱拱桥为研究对象,基于Midas 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动力分析模型,研究异形拱桥结构的抗震性能;然后采用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法,分别对该桥主拱圈在E1、E2地震加速度作用下进行反应谱分析及地震响应时程分析;最后对两种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时程分析的结果均大于反应谱分析的结果,因此采用时程分析方法更趋于不利状况;主拱内力计算结果均为E2大于E1;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有必要进行不同方向验算;采用该种异形桥梁在抗震性能方面仍然满足规范要求,主拱的内力以及应力所受影响均在人为可控制的范围,且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2025年03期 v.51;No.198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隧道工程

  •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隧道排水领域的可视化研究

    范佳宸;吕建兵;张磊;胡博炫;饶军应;

    隧道排水系统的正常运维关系到隧道的使用安全与寿命。为了直观了解其研究现状,基于文献计量法及CiteSpace工具,以CNKI上获取的2004—2024年的328篇文献为样本,构建了一系列知识图谱。为把握隧道排水领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脉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视化研究方式。研究显示,该领域发文量近些年呈现出稳定趋势,保持在每年30篇左右;但该领域机构研究合作较为固定,学科交叉研究性不强;该领域研究历经起步、发展、成熟、创新4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侧重,并将研究细化至隧道领域的子方向;研究视角逐渐从宏观施工工艺向微观淤堵机理转变,数值模拟成为趋势,新型排水材料成为研究热点。

    2025年03期 v.51;No.198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岩土工程

  • 考虑渗流-应力耦合的高速公路下边坡稳定性数值研究

    王少甲;朱润秋;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某湾区高速公路下边坡在降雨条件下的渗流-应力耦合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分析。通过构建边坡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边坡在非饱和及饱和条件下的力学行为,特别关注了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强度折减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并比较了传统极限平衡法与考虑渗流-应力耦合的有限元方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渗流-应力耦合分析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的边坡安全系数。

    2025年03期 v.51;No.198 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工程管理

  • 基于静态爆破的公路工程大体积孤石开挖定额编制研究

    石朝锋;

    公路工程大体积孤石开挖常因施工环境受限而无法采用炸药爆破,一般采用静态爆破解小后再进行机械开挖,该方式工效较低。大体积孤石静态爆破在现行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属缺项。依托潮州东联络线高速公路项目,对大体积孤石静态爆破消耗量的指标进行观测分析编制,并与其他行业静态爆破定额消耗量指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针对该项目编制的大体积孤石开挖补充定额较为合理。

    2025年03期 v.51;No.198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下载本期数据